在楚雄州双柏县,有这样一支由八人组成的交警队伍,每逢辖区街天,他们都要开着警车去“赶集”,每个月平均有28天是在“赶集”的路上,无论风霜雨雪、严寒酷暑,他们从不缺席。在这支队伍的艰辛付出和努力下,全县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总体平稳,因农用车、拖拉机、三轮摩托车造成的交通事故受伤人数和死亡人数有所下降。今年2月,这支队伍被楚雄州公安局荣记集体三等功。他们就是双柏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赶街警组”。 4月10日至13日,记者来到双柏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跟随这支年轻的队伍到部分乡镇“赶集”,记录了他们工作的点点滴滴,感受到他们的艰辛与不易。 专人“医治”交通“顽疾”双柏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设内勤、事故、秩序、车管、城区、鄂嘉六个中队,现有交通民警16人,交通协管员22人,民警人均管辖公里,道路线长、点多面广,交通安保压力大。 双柏县属于多民族聚居县,少数民族人口占49.3%,8个乡镇中,大部分乡镇都有按照十二生肖属相赶集的习俗,每个月有28天都是赶集日。为加强农村道路事故预防力度,有效遏制农村地区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发生,年5月,大队通过向县委、政府主要领导汇报、争取多方协调,从有限的警力中抽调2名交通民警、6名协警正式成立了“赶街警组”,专门负责全县五镇三乡28个街天的道路交通巡逻管控工作,无突发紧急事件,非经大队主要领导批准,不得调整或安排其他工作。 “赶街警组”成立近4年来,八名成员保持高效运转,长年穿梭在全县8个乡镇、公里的农村道路上,忘我工作,舍小家,顾大家,一心扑在工作上,用艰辛和付出诠释了交通警察的职责。 “警组成员28天都在街上跑,逢赶集天,警组就深入到各个乡镇赶集点开展路面巡逻管控,疏堵保畅,对严重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查纠,如果赶集天遇到乡村道路突发交通事故,他们还要及时出警,对道路交通事故进行先期处置。”交警大队副大队长周荣介绍,通过开展交通违法严管高压查缉和宣传教育,促进了全县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的好转。原来一些群众不清楚无证不能骑摩托车,通过这几年的努力,现在不论是在农村地区,还是在比较偏远的山区,无证不准骑摩托车、三轮摩托车货厢不准载人、驾乘摩托车必须戴安全头盔等交通安全知识已深入到广大人民群众心中,乡镇交通秩序有了明显改善,农村道路交通事故致人死亡数也由“赶街警组”成立前的逐年上升转变为成立后的逐年下降,农村高发群死群伤的农用车、拖拉机、三轮摩托车违法载人死亡率下降达85%,乡镇、农村地区交通事故得到了有效控制。 常年守护群众平安出行“师傅,请出示驾驶证,接受检查”“师傅,请戴好安全头盔,小心驾驶,注意安全!”“请下车走路回家,以后不要再乘坐农用车、拖拉机,这样不安全”“你的车载人是违法的,一旦发生交通事故,车上人的安全就无法得到保障,以后不允许载人了”……这是记者跟随“赶街警组”到部分乡镇“赶集”采访时看到的场景。 4月11日,正好是双柏县法脿镇的街天。上午9时,记者随“赶街警组”从县城出发,在山林中穿行2个小时后,“赶街警组”在距离法脿镇1公里的地方停了下来,迅速开展工作。查车验证、疏导交通、信息录入、违法处理、对违法人员进行批评教育,八名成员各司其职。短短1个小时,“赶街警组”便劝导了10余起骑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的交通违法行为。 13时30分,“赶街警组”又出发赶赴距离法脿镇60余公里远的安龙堡乡,对劝导员进行培训,对交警大队在该乡举行的“送考下乡”摩托车驾驶培训工作进行指导,现场向来参加培训考试的名驾驶学员讲解交通法律法规,宣传交通安全知识…… 4月12日9时,“赶街警组”准时从安龙堡乡出发,前往下一个赶集点大麦地镇。途中,警组回访了交通事故受害人,慰问了受害人的亲属。 15时,经过翻山越岭和一路颠簸,“赶街警组”来到海拔有余米、室外气温高达38℃的大麦地镇派出所,虽然是春天,但警组成员已提前感受到酷暑的炎热。稍事休息后,“赶街警组”又投入到一天紧张的工作中。 这只是“赶街警组”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他们常年穿梭在公里的道路上,默默奉献,无私付出,用忠诚和信念守护了农村地区群众的出行安全。 据统计,“赶街警组”成立四年来,共出勤余天,行程10万余公里,累计教育群众4万余人次,进行专项专题宣传40余场次,纠正车乡街交通违法余次,处罚各类交通违法起。 为了群众再辛苦都值得“赶集”间隙,记者找机会采访了“赶街警组”成员:周宇、李进昌、代钱、杨芹芳、普家学和何超。 在与组长周宇的交谈中,记者了解到,警组八名成员都是年龄在二十到三十岁左右的年轻人,他们均已成家,家中孩子最小的才刚刚出生两个多月。“我们的工作机动性、流动性很大,时间基本都在路上,休息不固定,时间不固定,吃饭也不固定。”周宇说,双柏乡镇比较多,有时一天有三、四个地方同时赶集,每个月只有两天不赶集,自己从年加入“赶集警组”到现在已近4年,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路上,长时间下乡出差,最大的感受是工作比较辛苦,过去道路状况相对较差,很多时候在路上查车就是“吃灰”,每天开车深入乡镇回来,一身都是灰,也相当累,回到家只想睡觉,根本没时间陪家人,家中的事情也照顾不上,“但我家人对我的工作也比较支持”。 组员李进昌是一位性格开朗的交通民警,他的妻子也是一名基层派出所的警察,他们的小孩出生刚刚两个月。当谈及“赶街警组”常年风里来、雨里去地奋战在各乡镇赶集点,对家庭缺少关爱时,李进昌表示对家人心怀愧疚,但又放不下工作。 记者了解到,作为警组的女性成员,加入“赶街警组”是协警杨芹芳自觉骄傲的事。“原来从事办公室工作,因‘赶街警组’人少,就到了机动组,融入‘赶街警组’以后,每次穿上黄色显眼的交警执勤服装,我都感觉特别神圣。”杨芹芳说,每次出去执勤,看到路上有骑摩托车不戴头盔、开车不系安全带、违法载人的情况,她都会及时制止,并把危害告诉当事人,把道理讲给他们听,向他们普及交通安全知识,制止交通违法行为发生,“虽然很辛苦,但很充实”。 云南法制报投稿邮箱: qq.白癜风是怎么样的北京哪里医院看白癜风比较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uangbaizx.com/sbxdt/74.html |